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趣也变得多样和富有个性。近年来,养宠物的人也渐渐增多了。前一段时间媒体上报道我国狂犬病感染率在连年上升,以北京和广州为甚.狂犬病非同小可,一旦人感染就会死于非命,西方人养宠物,医疗和卫生都没有跟上去,国人也效仿,带来的却是很大的麻烦.现在狗咬伤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,在大街小巷走,稍不注意就会遭恶狗伤害,足见宠狗的人有多多。在现实中遭到“狗”伤害的事件太多了,但对人模狗样的,还是要像鲁迅说的一样要痛打。
前几天到城里出差,因有件事顺便到表叔家去,一进门就看见有个小狗怒目而视,它一会儿跑到我的腿下,一会儿又跳到我的胳膊上,我本来对狗过敏,这回好别扭,真想来个痛打。看到表叔一会摸摸,一会亲亲,好步烦躁,我浑身也好像长了鸡皮疙瘩。搭讪了一会后,表叔打电话从饭店里要来了几碗面条和两个菜,刚摆在桌上,小狗就跳到了桌上,把舌头伸向了那碟好吃的牛肉,表叔看了也好像并不在意,他不但没有制止,反而给狗也放了一个小碗,把面条和肉菜各分了一份放在桌子上,它和狗一起吃的很起劲。看到这情景,我吃也不是,不吃也不是,好为难的,不得已只得硬着头皮借故离开他家,当我徘徊在陌生的街头上时,心里真不是滋味。我想:表叔的宠狗住在城市的楼房里,吃着牛肉卷,而表叔年过八旬的老父亲在乡下的破房子里,连吃的都没有,靠好心的村里人送些米面维持着生活。表叔这样的人和狗又什么区别呢?连亲人都不认的人还能算人吗?真是狼心狗肺.
人赋予狗的意义太多太深了,歧义也太纷繁了。狗是忠诚的象征,但却不能因此说某人忠诚如狗,或似狗,即便人比狗更忠诚,但仍不能以狗喻之。做得,说不得的。平时见到的狗多了,有的人厚着脸皮,做事什么都不顾,是癞皮狗;有的人在上司面前眉开眼笑,低头哈腰,是哈巴狗;把小人得志后的没落叫“落水狗”,把爱乱骂人的人叫“疯狗”……人可以做得如狗,或不如狗,却不能说得如狗,或不如狗。
狗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,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但起初狗是忠诚的化身,狗在文化中留下来的正面意义很少了,狗肉很好吃,留下的却是狗肉不上台盘。狗仗人势、狗头军师、狗皮膏药、狗尾续貂、狐朋狗友、狗咬耗子都没有赞扬的味道。骂人时最狠的都带狗,看看:狗东西、放狗屁、疯狗、死狗、癞皮狗、狗屁不通、狗嘴里吐不出象牙、狗眼里没毛,死了喂狗,狗都不吃……这多带劲,人们都不愿意听见别人用这样的话骂自己,但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好多人都配这样去骂,或者除了此类话,再没有这样恰当的了。真是人模狗样,卑鄙
评论